葛英会讲授中国文字学
时间:2012-12-07 浏览次数:2025次
2012年12月7日上午10时,国际甲骨文艺术网学术顾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葛英会应邀来到北京凤凰岭美术馆,讲授中国古文字学。
葛英会讲到:“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都是同源的,追溯到史前时代。现在有一种新的说法,中国的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符号。中国传统文化在古文字中就能完整地反映出来,随着文字与传统文化的发展,文字本身就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因素。作为一位中国书画家,我们要想把自己的作品提高到很高的程度,则中国文化的素养必须是广泛的。你的根需得深深地扎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上,根系发达了,枝叶才能繁茂。‘六书’指象物、象事、转意、会意、谐声、形声,古文字指甲骨文、钟鼎文、小篆、大篆(籀文)。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等是由古文字演化出来的新字体。”
葛先生以自己写的古文书法为例,详细生动地讲解中国古文字的各种形态与发展演变。从学员们经久不衰的掌声与热情真诚的目光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对中国古文字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
(理论研究部 文/图)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葛英会授课

古文字的形态

举例说明

赏析古文字作品

书院学员听课大场景

凤凰岭书院教务长韩国栋作授课总结

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