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岭美术馆

+ 首页

+ 概况

美术馆简介

艺术委员会

馆长简介

职能部门

联系我们

+ 新闻

+ 展览

展览资讯

展厅设施

北京凤凰岭美术馆招展启事

+ 名家

名家工作室

驻馆名家

+ 研究

+ 培训

招生简章

师资队伍

教学环境

学员风采

+ 规划

 

分享到:

加入收藏

七弦为益友 两耳是知音

时间:2013-01-07 浏览次数:2070次

 

鸟栖鱼不动,夜月照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

——白居易

 

    2013年1月6日,小寒既过,凤凰岭寒意凛凛,北京凤凰岭书院传来了悠长悦耳的古琴之声,画家毛健全、乔鹏为大家呈现了一场诗情画意的音乐旅行。

    演奏前,毛健全简要讲述了古琴的知识,他讲到:“中国文人的代表乐器——古琴,始自先秦,素以清、微、澹、远为要,追求的是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与超越物化层面之上不受现实羁绊的精神境界,而能进入天地间的广阔、空灵与无限。”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首先提出绘画“六法”,将“气韵生动”作为第一条款和最高标准,可以说“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以生动的“气韵”来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一直是中国画创作、批评和鉴赏所遵循的总圭臬。宋·成玉涧 《论琴》说:“操琴之法大都以意为主……。盖调子贵淡而有味,如食橄榄;指法虽贵简静,要须气韵生动。”由此可以看出,中国艺术不仅是一门专学,它同时是一门通学,与其别的专项互通甚为紧密,但又有同宗同源可追溯。韩愈之文,有苍然之色,渊然之光;杜甫之诗,深闳而瑰伟,磅礡而浩瀚;张旭之狂笔,吴镇之多墨,与夫潇湘之深,渔歌之远,广陵散之奇;田黄腻而灵,芙蓉润而净,昌化血石之深烈,这些都是各门类艺术形态所呈现的文化印记。

    冬日的凤凰岭苍茫如黛,与古琴的静谧相映成趣,教室里余音绕梁,画家们凝神闭目,久久沉浸于古琴的古润恬静之中。

 

    下午,北京凤凰岭书院执行导师张桐瑀讲授了贴近文脉的重要性,他讲到:“中国画重视笔墨内涵,笔法墨法由书法支撑。与西方绘画从写生而来,创作与外物的型联系在一起不同,中国画创作是从临摹中来,用符号认识支撑,与物象无关,中国画游离于物象之外,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是一种文人艺术。中国画从语言出发,以符号支撑,构成画面,符号从书法中汲取能量。而当今时代,很多画家却远离书法,与传统断裂,以西方绘画方式看待中国画,造成了对绘画观念的错位,进而也不重视自身修为的提升,偏离了中国画创作的本质。割裂历史和文化,笔墨就等于零,只从风格样式和内容题材入手,而不触及笔墨语言,是偏离中国画法理的。”

 

(理论研究部 文/图)

 

毛健全讲授古琴知识

毛健全弹奏《阳关三叠》

弦鸣指甲间(乔鹏)

如痴如醉

张桐瑀讲授传统的重要性

 

 


  • 地址:кݳ· 电话:010-62405836 Emailfhlmsg@163.com
    您是第2218147位访客
    ICP09108043 11010802010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