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岭美术馆

+ 首页

+ 概况

美术馆简介

艺术委员会

馆长简介

职能部门

联系我们

+ 新闻

+ 展览

展览资讯

展厅设施

北京凤凰岭美术馆招展启事

+ 名家

名家工作室

驻馆名家

+ 研究

+ 培训

招生简章

师资队伍

教学环境

学员风采

+ 规划

 

分享到:

加入收藏

张立辰讲授中国画的笔墨结构与规则

时间:2013-04-10 浏览次数:1677次

 

        2013年4月10日上午,北京凤凰岭书院导师张立辰先生不辞辛劳地特意从通州台湖驱车前来为学员们授课,这种精神使大家深受感动。同时这是大家期待已久的一堂课。

        张先生说:“中国画创作得要有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一,扎实的笔墨基本功,点线过关,造型不错。其次:有主观的创作思路。画面主次清楚,画面大结构有节奏、虚实,有起承转合的呼应关系,能达到情、境合一的状态。在绘画中笔法讲求八面出锋,比如画一组兰草,用笔时要八面生风,不要用笔锋的一个面、一种力度来表现,而要根据笔锋的变化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节奏来表现,这才能表现出兰草的客观动态和主观的轻重虚实变化。书画创作强调中锋用笔,强调藏锋、收锋。中锋用笔是绘画中重要的用笔基础,因为用中锋才能使线条圆浑,达到力透纸背、如锥画沙、印印泥的笔墨力度。在理论上要加强对画面对比关系的理解,画面的对比关系多种多样,常说的阴阳、刚柔、曲直、虚实、浓淡、干湿、快慢、主次等等,通过对这些对比关系的分析与了解,从理论高度来带动笔墨实践。”

        基于对历代中国画经典作品的分析后对中国画笔墨的认识,张立辰先生提出了 “笔墨结构”一说。中国画画面都是笔墨结构组合而成,中国画创作就是笔墨结构的组合。笔墨本身在整个中国绘画体系中并不是一个孤立因素,一方面应当有凹凸、速度、质感等形成的结构;另一方面笔墨是为了表现自然物象而存在的,它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以艺术的方式去揭示自然的内在结构。应在黑白分布与笔墨结构上突出大圆、大方、大面、大点的组织,突出大起伏与大线条的交错,强化有笔墨处和无笔墨处的整体感,突出笔踪的力度,夸大气势与张力,务求简赅、浑劲、生辣、雄浑与得势,提高绘画语言的抽象性与可感性。在发挥笔墨的随机性中,实现了笔外笔,墨外墨,意外意。用“笔墨结构”的观念来分析中国画作品,有助于清晰认识中国画的造型规律、创作规律。

        随后,张先生以教学的方式观看了汤立先生的画展,并对展出作品作了一一点评。

        学员们听得十分投入、如痴如醉,对笔墨的认识更近了一层。从学员们经久不完地掌声中,可以看出每一位学员都有了巨大收获,以及对张立辰先生的敬畏之情。

        教务长韩国栋总结道:这是一堂期待已久的,同时又是十分精彩生动的一堂课。这堂课会让我们受益终生。希望大家很好地学习、吸收、研究今天的授课内容。要以班为单位深入讨论张立辰先生中国画笔墨观及其规律与法规要旨,以期发挥最大的学习效果。

(王吉成  文/图)

张立辰授课

张立辰先生的夫人胡萍老师从音乐舞蹈角度诠释了中国画的内蕴与理念

韩国栋作总结

   张立辰先生与学员一起观看画展


  • 地址:кݳ· 电话:010-62405836 Emailfhlmsg@163.com
    您是第2218423位访客
    ICP09108043 11010802010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