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武讲授中国画的结构
时间:2013-07-26 浏览次数:1432次
2013年7月26日上午,窗外飘着小雨,带走了夏日的炎炎烈日,带来了丝丝凉意。北京凤凰岭美术馆馆长张培武先生为第五届中国画研究班学员授课,主要讲述了中国画的结构。
张培武先生讲到:“结构是支撑画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用线组成的纹理、图示、图案、骨架,如山水画中山、石、树的纹理。古人将这种山石的纹理称作为皴法,通常用的皴法有披麻皴、斧劈皴、虎皮皴、荷叶皴、乱柴皴、折叠皴、鬼头皴。结构是由点、线、面组成的,点为起笔,线行笔要慢,要一波三折,转折时注意留气口。留气口可以使画面灵动、透气,可以产生光感,突出阴阳关系。学习中国画的过程,我总结为十八个字,‘习传统,重书法,多读书,勤写生,造意境,修禅心’。”
随后,张培武馆长分别以粉笔与毛笔在教学板上、宣纸上示范了山水画的结构组合关系、用笔用墨的技巧与方法,使学员们清晰地明白结构的重要性,并加深了学员们对中国画的认识,从而在临摹古人作品的时候学会结构的解析与掌握,每一位学员都表示对中国画的了解又更进一步。
(王吉成 文/图)
张培武授课
板书讲解
学员认真笔记
凝神细听
以粉笔图示讲解结构
示范笔墨技法与结构组合




